欢迎您访问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秭归产学研基地 官方网站!

  • 学校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岩石园

文档归档属性信息:

栏目:数字岩石园 来源:本站 时间:2018-07-21 12:08:57 阅读:累计被阅读

灯影组系李四光等(1924)创建的“灯影石灰岩”演变而来。命名地点在宜昌市西北20km长江南岸石牌村至南沱村的灯影峡。该地层曾被北京地质学院(1961)称“灯影群上部灯影组”。地质科学院(1962)将陡山沱层与灯影灰岩合称灯影组,刘鸿允等(1963)将灯影石灰岩称灯影组,后为大家沿用。赵自强等(1985)曾将灯影组自下而上分为蛤蟆井段、石板滩段、白马沱段及天柱山段。现天柱山段时代划归寒武纪,因此灯影组为三段。

灯影组指平行不整合于牛蹄塘组(水井沱组)之下,整合于陡山沱组之上的一套地层,岩性三分:下部蛤蟆井段为灰-浅灰色中层夹厚层内碎屑白云岩,细晶白云岩,含硅质细晶白云岩,厚度134.4m;中部石板滩段为深灰色、灰黑色薄层含硅质泥晶灰岩,偶夹燧石条带,极薄层泥晶白云岩条带发育,产宏观藻类,厚度36m;上部白马沱段为灰白色厚-中层状白云岩、夹中层-薄层状细晶白云岩,局部层段硅质条带、结核发育,顶部硅磷质白云岩产小壳化石,厚度17.5m。

灯影组古生物在峡东地区进行过系统的采集与研究,总计有微古植物25个属、55种,以及后生植物文德带藻属与基拉索带藻属、软体后生动物及其遗迹化石等,顶部产小壳化石。时代为震旦纪晚期。

灯影组一段厚层刀砍纹白云岩

灯影组二段薄层硅质条带灰岩

灯影组三段鸟眼构造白云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