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秭归产学研基地 官方网站!

  • 学校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基地地质研究

秭归实习基地所在的长江三峡黄陵穹窿地区是我国区域地质调查研究较早和研究程度较高的地区之一。1863-1914年,先后有美国庞德勒、德国李希霍芬等在三峡一带作过粗略地质调查。20世纪20年代,我国近代地质学主要奠基人李四光和赵亚曾(1924)完成了长江三峡两岸秭归-宜昌段地层地质构造调查,奠定了本区地层构造格架。之后,老一辈著名地质学家谢家荣、赵亚曾、许杰、尹赞勋、卢衍豪、张文堂等先后又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为本区区域地质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有数十家单位和部门在本区进行了全面的地质调查或矿产勘查工作。上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我校杨遵仪先生带领北京地质学院师生在本区开展了宜昌幅(西半幅)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对三峡地区各时代地层进行了系统研究。此后,湖北省区调队开展了宜昌幅东半幅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并于1970年与宜昌幅西半幅、长阳幅合并出版。

上世纪70年代,湖北省地矿局、地质博物馆和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联合组成的三峡地层组(1978)和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1978)又分别对本区震旦系至二叠系地层进行了深入研究。80年代,由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牵头,联合地矿部地质研究所和湖北省地质研究所,通过系统深入研究先后出版了震旦纪(赵自强和等,1985)、早古生代(汪啸风等,1987)、晚古生代(冯少南等,1985)、三叠纪一侏罗纪(张振来等,1985),以及白垩纪一第三纪(雷奕振等,1987)的系统研究成果,对长江三峡地区的震旦纪至第三纪地层古生物进行了系统研究和总结,使该区有关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年代地层的研究达当时国内领先水平,其中震旦系、震旦系/寒武系和奥陶/志留系界线的研究成果达到当时国际先进水平。为配合宜昌市城市发展规划编制,由湖北省鄂西地质大队主导,1986-1990年利用已有资料编制完成了1:5万宜昌市地质图。随后于1991年完成1:5万莲沱(西)和三斗坪(西)区域地质填图。

90年代中后期以来,在国土资源部和国务院三峡移民局支持下,由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完成的《长江三峡珍贵地质遗迹保护和太古代—中生代多重地层划分和海平面升降变化》研究成果(汪啸风等,2002)填补了该区层序地层和太古-中元古代研究的薄弱环节,进一步提高了该区地层古生物,尤其是地层层序和年代地层的研究水平。此间,湖北省地矿局鄂西地质队又完成了1:5万分乡场幅和莲沱(东)区域地质填图。

本世纪初,国土资源部开展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以来,武汉地调中心(原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所、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等单位,先后围绕本区震旦系生物多样性事件和年代地层单位划分,以及中国南方震旦系和下古生界年代地层单位的划分和对比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完成的震旦系年代地层单位划分和对比研究成果进一步完善了震旦系内部年代地层系统(陈孝红等,2002)。武汉地调中心、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分别牵头完成的宜昌王家湾上奥陶统赫南特阶和宜昌黄花场中/下奥陶统及奥陶系第三个阶(大坪阶)全球界线层型剖面(GSSP)即“金钉子”的研究,极大地推动了全球和区内奥陶系年代地层学的研究。此外,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和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所等单位在峡区震旦系年代学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可喜成果,并相继在Nuture、Episodes等国际刊物上发表,引起国际同行的关注,使本区震旦系剖面在全球埃迪卡拉系再划分中的作用得到了极大提升。

长江三峡黄陵穹窿地区不仅是我国地层学研究的热点地区,同时也是我国地质灾害调查和防治的重点地区。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三峡勘测大队及湖北省水文工程地质大队、四川南江水文队、湖北地震局、湖北地矿局和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等多家单位在测区内围绕长江三峡大坝的建设开展了1:10万、1:20万、1:50万区域水文、工程、灾害地质的普查及详查工作,编写了有关调查研究报告。在山体稳定性和岩崩、滑坡的地质调查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此外,武汉地震队、湖北水文二队、长办地震台、湖北地震局等在上世纪70年代以来对实习基地附近的的仙女山、九畹溪、天阳坪断裂的活动性进行了多年系统观测。长江水利委员会、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多家单位对本区断裂也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这些调查与研究工作不仅极大丰富了实践教学内容。

上世纪90年代以后,国内外一大批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师生,对扬子克拉通黄陵穹窿地区前南华纪变质基底、新元古代花岗杂岩,以及南华纪以来沉积地层等方面进行了许多卓有成效的专题研究工作。特别是,在黄陵穹窿北部太古宙灰色片麻岩(TTG)的形成时代及地质意义(高山等,1990;马大铨等,1992)、古元古代构造-岩浆-变质热事件的时代及其地质构造意义(凌文黎等,2000;Qiu, et al, 2000;Zhang, et al. 2006;郑永飞等,2007;张少兵等,2007;熊庆等,2008;彭敏等,2009;Yin, et al., 2013)、新元古代黄陵花岗杂岩的成因与时代(马大铨等,2002;李志昌等;2002;李益龙等,2007;Zhang, et al,2008;2009;Wei, et al. 2013;Zhao, et al,2013)、震旦纪陡山沱组底部“盖帽白云岩”中冷泉碳酸盐的发现与新元古代“雪球地球事件”的关系(Jiang et al., 2003;王家生等,2005;2012;Wang, et al. 2008)、震旦纪及寒武纪古海洋研究(朱茂炎, 2010;McFadden K. A. et al., 2008;Ling H. et al., 2013)、中-新元古代庙湾蛇绿岩的发现识别及其大地构造意义(彭松柏等,2010;Peng, et al., 2012)、中新生代黄陵穹窿隆升的时代及成因机制(沈传波等,2009;刘海军等,2009;Ji, et al,. 2013)等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新新认识和新进展,这些新的进展和成果使黄陵穹窿地区成为华南扬子克拉通早前寒武纪大陆地壳生长演化、前寒武纪超大陆(哥伦比亚、罗迪尼亚超大陆)聚合与裂解、地球早期生命起源与演化、新元古“雪球地球事件”、中新生代陆内伸展与裂解等地球科学前沿领域重大科学问题研究的重要热点地区,极大地丰富了实习基地的实践教学资源,这些新成果为重新认识黄陵穹窿地区在我国华南地区乃至世界地质构造演化中独一无二的重要学术研究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