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秭归产学研基地 官方网站!

  • 学校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基础地质

文档归档属性信息:

栏目:基础地质 来源:本站 时间:2016-07-05 10:25:21 阅读:累计被阅读

开展地质学野外教学实践是地质学专业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备阶段。这些实习基地的建立一方面有利于稳定实践教学队伍,为教员和学生提供完善的后勤服务;另一方面对深化教学与科学研究协同发展具有可持续支持。

中国地质大学自1952年建校以来,十分注重学生野外实践教学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周口店和北戴河历来是我校地质学专业本科生的重点野外教学实习基地,这两个地区地质现象丰富、经典,但对于目前的实践教学来说,仍存在一些问题:第一,随着人们对自然资源的开发,这两个实习区一些经典的、不可再生的地质现象遭受破坏,严重影响室外教学的效果;第二,这两个实习区均位于华北地区,我校毕业生长期缺乏“华南型”地质作用及其地质记录的观察培训,这种偏北方型的教学模式,影响到南方就业学生在工作岗位中对工区的熟悉程度,制约着他们未来的发展;第三,这两个实习区在沉积环境分析、火山岩岩石类型野外识别等方面均存在地质教学资源不足的现象。为此,我校地质学专业本科生设立2周秭归地区野外实习环节,以加强野外工作能力培养。

根据上述野外教学现状分析,制定秭归地区野外教学实习目标如下:(1)增加华南地区野外实践教学,指导学生观察华南型地层、岩石及构造特征,要求教员引导学生建立华南与华北地层层序及其演化规律的异同;(2)掌握华南地区地质历史发展过程,弥补在华北地区地质实习中的薄弱环节,使学生野外地质知识和技能得到全面发展;(3)设置专题路线,要求学生独立完成野外调查和地质资料的收集,培养学生独立观察和分析地质问题能力,学会举一反三的地学思维和地质工作的方法。

秭归实习区地质现象丰富多彩。针对上述教学目标,遴选和开发十条教学路线,开展野外实践教学。这些路线如下:

路线一:庙湾基性-超基性火山岩、变质岩、韧性构造教学路线;

路线二:下岸溪采石场岩浆岩教学路线;

路线三:九龙湾南华纪-震旦纪地层序列、接触关系、冰川沉积特征;

路线四:滚石坳震旦纪-寒武纪地层序列、接触关系、沉积特征、化石采集;

路线五:黄花场奥陶纪地层序列和“金钉子”剖面、礁灰岩和瘤状灰岩沉积序列等。

路线六:王家湾奥陶纪-志留纪地层序列和“金钉子”剖面、介壳相和笔石页岩相沉积特征;

路线七:五龙-文化奥陶纪-二叠纪地层序列、接触关系和沉积特征;

路线八:链子崖二叠纪地层序列、碳酸盐岩沉积特征、古生物化石采集、工程地质与环境地质考察;

路线九:郭家坝三叠纪-侏罗纪地层序列、河湖相沉积岩及沉积作用、印支运动地层记录等;

路线十:长阳清江构造地质观察和寒武纪-奥陶纪地层描述。

为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和实习工作的有序进行,严格要求和强化训练的教学思想应始终贯穿于整个实习过程中,教学的方式、方法和手段则可根据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由教员灵活掌握。野外地质路线教学的基本要求:

(1)每条教学路线实施的前一天,带班教员应将其教学任务、路线、目的、要求及有关注意事项告知所带班级学生,使其思想、业务、装备及携带物品有所准备;

(2)每天在出队之前清点人数、检查相应的准备工作;每天教学路线结束后应在野外现场清点人数,并对学生野外记录簿、标本、样品等进行业务教学效果、以及各类仪器装备的使用情况进行必要的检查,布置当天室内整理的内容和要求。此外,为加深理解应根据教学路线的内容和要求提出一些相关问题供学生思考和讨论;

(3)在教学模式上,切忌“老师讲、学生记”的教学模式,而是先提出教学要求,然后训练学生先观察、讨论和思考,最后才记录的程序。培训学生野外观察、描述、记录和收集野外地质现象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