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秭归产学研基地 官方网站!

  • 学校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校内新闻

文档归档属性信息:

栏目:校内新闻 来源:本站 时间:2016-07-24 07:37:08 阅读:累计被阅读

7月23日,由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深圳虚拟大学园管理服务中心主办,中国地质大学深圳研究院承办的“名校名师公益课堂”第六讲在深圳市图书馆举行。我校谢树成教授受邀作了题为《小小微生物诉说地球大灾难》的报告。图书馆报告厅座无虚席,三百余名不同年龄阶段、来自各行各业的社会民众共同聆听了这场报告。

报告内容来源于国家973项目研究成果。该项目由清华大学、中科院、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高校科研院所的地球科学、生命科学领域的科学家们联合攻关。谢树成教授作为项目首席科学家代表项目组与大家分享科研成果。

在地球46亿年的历史中,发生过一系列的重大灾难性事件,例如全球性的生物大灭绝、区域性的干旱化和土地盐碱化、区域性的大洪水等灾害事件。这些大灾难事件对地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人们对这些灾难性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和具体的机制及其后果了解得很少。主要的问题是缺乏比较系统的地质记录。

报告重点从地质时期很小的微生物入手,去探索这些微生物是如何记录地球上两大灾难事件的:一是生物大灭绝,二是极端气候事件。曾在2.5亿年前发生了地球有史以来最大的生物灭绝,当时海洋中90%以上的生物物种灭绝,远比6700万年前的恐龙灭绝还严重得多。一些学者提出地外星体撞击地球造成了2.5亿年前最大的生物灭绝。然而,地质微生物相关记录显示,是地球内部的火山活动及其引发的环境效应造成了那次严重的生物危机,并且,灾难并非一次性发生的,而是分两幕间隔6万年。报告也对全球环境气候剧烈变化可能引发的第六次生物大灭绝提出了警示。当前全球变暖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我国南北方的旱涝格局如何变化,这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难题。根据最近1万多年的地质微生物记录,提出了未来我国南方可能相对变干而北方可能变湿的趋势。这些微生物还记录了旱涝格局对长江流域古文化的时空变迁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报告最后谢教授还和大家分享了地质工作者野外工作的苦与乐,展现了地质人对生命、自然和科学的热爱与尊重的博大情怀。

主题报告结束后预留的半小时互动环节,引发了新一轮小高潮。现场听众踊跃提问,有七旬老者探讨古生物特性,有七八岁的小朋友询问生物起源,更有许多中青年就环境、地质等现实与理论问题与谢教授交流探讨……

持续了两个多小时的报告,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社会大众关爱地球、保护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启示、形成了积极的引导。新华网、光明网、凤凰网、环球网、中国网、腾讯、南方日报等多家媒体对报告内容进行了广泛的宣传报导,形成了积极的社会影响。(中国地质大学深圳研究院)